什么是对抗第三人?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碰到了‘对抗第三人’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具体含义。想知道在哪些具体场景下会涉及到对抗第三人,以及它在法律上是如何判定和操作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对抗第三人是一个在民法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概念,在不同情境下有着特定的含义和法律效果。


从物权角度来看,当两个债权债务关系的标的物相同,双方发生争议且都主张对该标的物享有权利时,有登记的一方可受法律保护,优先享有权利。例如,甲将自己的房屋先后卖给乙和丙,乙办理了房屋产权登记,那么乙就可以基于登记对抗丙,优先获得房屋所有权。这一规则旨在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秩序,保障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相关法律依据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物权变动的相关规定。


从善意取得制度角度来讲,对抗第三人意味着第三人不能以善意为理由取得财物。例如,甲将借来的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乙,如果原所有权人能够证明乙不属于善意取得的情形,那么就可以对抗乙,主张相机的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对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即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等条件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从法律行为的效力角度而言,对抗第三人是指即使对于第三人来说,特定的法律行为也是成立并且合法有效的。比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合法有效的合同,这份合同的效力不仅在甲和乙之间有效,在面对第三人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其效力同样得到认可。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代位权是不是债的特殊担保?

我最近在学习债权相关知识,对代位权是否属于债的特殊担保存在疑惑。在一些资料中看到不同说法,不太能确定。想知道具体判断依据,以及在实际法律应用中是如何体现的。

什么是行政复议第三人?其具体有哪些分类?

在一些行政复议案件中,我发现除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外,好像还有第三人参与其中。我不太清楚这个第三人具体是怎么界定的,以及他们都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情况。希望能得到详细、通俗易懂的解释。

债权是否属于期待权呢?

在一些经济往来和法律事务中,常常会涉及到债权问题。比如在借款、买卖等合同关系里,债权人的权益能否顺利实现存在不确定性。想了解债权到底是不是期待权,以及在具体法律实践中是如何认定和体现的。

什么是担保物权?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比如借贷关系里,常常会涉及到担保的问题,但不清楚担保物权具体是怎么回事。想了解担保物权的具体含义、包含哪些类型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的条件不太清楚。具体想知道这个条件的详细界定,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体现,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居间合同中第三方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

最近在处理一个涉及居间合同的事情,有个第三方参与其中,不太清楚这个第三方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什么情况下不用承担。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判断标准。

什么是反要约,该如何理解?

我最近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对方给我发了合作要约,但我觉得里面有些条款不太合适,想修改后再回复。我不太清楚这种修改后回复的行为在法律上算不算反要约,反要约具体是怎么界定的,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呢?

在民事诉讼中,什么是自认?

在打民事官司时,经常会遇到一方对另一方提出的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说法或主张好像是默认了的情况,不太清楚这在法律上是不是有专门的说法。想了解下这种在民事诉讼里一方承认对自己不利事实的行为具体在法律上是怎么定义的,有哪些相关规定和影响。

股权转让标的公司是否应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我这边遇到了股权转让纠纷,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标的公司要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什么情况下不用。比如在不同的纠纷情形下,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具体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

居间合同纠纷是否可以约束第三人?

最近我遇到了一起居间合同纠纷,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约束第三人。比如中介促成了买卖双方交易,后来产生纠纷时,能不能用这个居间合同去约束买卖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想知道具体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第三方自愿承担债务是否一定构成连带责任?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经常会出现第三方主动表示愿意承担债务的情况。比如在借贷关系中,第三人主动找到债权人说愿意帮债务人还钱。想了解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是不是必然要承担连带责任,具体在什么情形下会构成连带责任。

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时,第三人是否可以承诺代为履行?

我和别人签了个合同,现在对方不履行义务了,有个第三人说愿意帮他履行。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第三人这么做在法律上到底行不行呀?具体要满足啥条件呢?

民法典中债权人代位权究竟是不是形成权呢?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常常会出现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导致债权人利益可能受损的情况。这时债权人代位权就可能会涉及到。我不太清楚这个债权人代位权在民法典里到底属不属于形成权,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依据以及二者的区别。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被告是否有权提起抗辩呢?

在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时,被告常常面临诸多困惑。比如不清楚自己能否针对原告的诉求进行抗辩,以及如果可以抗辩,具体能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准备什么样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抗辩主张等,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方法。

主债权没成立的情况下,担保合同还能成立吗?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涉及到了担保相关的事宜。但现在主债权还没有成立,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担保合同是否还能成立。想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背后的原理,以便明确在这类情况下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能否由第三人代为清偿债务?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债务方面的事情,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第三人能够帮债务人清偿债务。具体就是在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特别约定的一般情形下,以及不同债务性质时,第三人有没有代为清偿的可能,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在民法典中,代理合同纠纷是否受时效限制呢?

在商业活动或日常生活中,时常会涉及代理合同。有时会因各种原因产生纠纷,想知道这种代理合同纠纷是否存在时效限制,若存在,具体时效是多久,又从何时开始计算。

什么是被害人承诺?

最近遇到一个案例,涉及到有人似乎得到了他人的某种同意后实施了一定行为,不太清楚这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想具体了解下被害人承诺的具体含义、在什么情况下有效以及有哪些限制等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具体哪些行为属于合同诈骗?

我最近在做生意过程中,遇到一些合同相关的烦心事。我想搞清楚合同诈骗罪具体是怎么定义的,还有在实际情况中,哪些行为会被认定是合同诈骗,这样我以后签合同就能多留个心眼,避免掉进陷阱。

民事诉讼中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和代表诉讼有哪些区别?

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案件时,我不太清楚共同诉讼、第三人诉讼以及代表诉讼之间具体的差异。比如在人数要求、参与诉讼的方式以及各自的权利义务等方面。想详细了解下这三种诉讼方式在实际民事诉讼中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