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的排他性是什么意思?

最近在看一些法律资料,老是看到‘排他性’这个词,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想知道在法律领域里,排他性到底是啥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或者生活场景中是怎么体现的,对我们普通人又有哪些影响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中,排他性又称独占性或专有性。简单来说,就是某种权利具有排除他人干涉、使用的特性。


首先,在物权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像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都包含排他性。比如你买了一套房子,你对这套房子拥有所有权,其他人未经你同意,不能随意占有、使用你的房子,这就是物权排他性的体现。


其次,知识产权领域排他性也很明显。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或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利用,否则构成侵权。例如某公司研发了一款新软件,在法律保护下,其他公司没有得到授权就不能使用该软件的核心技术。


再者,排他性还是私人物品的一个特征。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购买了私人产品,他人就不能享用该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好处。比如你买了一本限量版书籍,你拥有对这本书的消费权,其他人就不能再拥有同一本限量版书籍的消费权益。


此外,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排他性条款,但这种条款可能对另一方当事人不公平,侵害对方权益,另一方可以拒绝签订。


相关概念: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什么是对抗第三人?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碰到了‘对抗第三人’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具体含义。想知道在哪些具体场景下会涉及到对抗第三人,以及它在法律上是如何判定和操作的。

什么是代理?

最近在看一些法律相关的资料,老是看到“代理”这个词,不是很理解。想知道到底什么才叫代理呀?是生活中帮人跑腿办事那种就算代理吗?还是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代理在法律上的准确含义。

什么是法条竞合?

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了“法条竞合”这个词,不是很理解它的意思。想知道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怎么去判断是不是法条竞合。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法条竞合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具体例子来辅助理解 。

竞业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些公司会提到竞业相关的内容。不太清楚竞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在法律层面有哪些具体规定,适用哪些人群,又有怎样的时间限制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什么是质权人和出质人?

我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文件,里面经常提到质权人和出质人,但我不太理解这两个概念。想知道在实际的经济活动或者法律场景中,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是质权人,什么样的人又算是出质人呢?希望能有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法律如何规定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对公司实际控制人产生了疑惑。想弄清楚到底怎么认定公司实际控制人,是看股份,还是有其他判定标准呢?希望能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这样以后在公司事务中也能心里有数。

技术合同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在接触一些商业合作相关的事情,经常听到‘技术合同’这个词,但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了解一下,技术合同到底是什么,它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和普通合同有啥不一样,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公诉与自诉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区别?

我最近接触到一些法律案件,发现有的是公诉,有的是自诉,不太清楚这两者具体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最好能结合实际例子说明一下。

无债权债务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财务和法律相关的事情,老是看到无债权债务这个词。我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想知道从个人角度和企业角度来说,无债权债务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实际情况中怎么判断是不是处于无债权债务状态 。

合同上的备注是否具有法律效果?

我最近签了一份合同,上面有一些备注内容,我不太清楚这些备注能不能在法律上起到作用。比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些备注能不能保障我的权益或者约束对方的行为,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标准。

什么是合同效力属于待定?

最近在研究一些合同相关的事情,碰到了“合同效力属于待定”这个说法,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想具体了解下,这种情况在实际合同签订中是怎么回事,会对合同双方有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合同效力会处于待定状态 。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其要点有哪些?

我在处理一些合同事务时,经常听到效力待定合同这个词,但不是很明白具体含义。想详细了解一下效力待定合同到底是什么,以及它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点,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以便在今后遇到相关情况时能心里有数。

国际民商中是否会存在法律冲突?如果存在,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跨国业务的民商事案件时,发现不同国家对于同一类民商事问题的法律规定好像不太一样,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存在法律冲突呢?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种冲突,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问题。

在什么情况下要约不可撤销?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商业合作的事儿,涉及到要约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具体在哪些情形下,发出的要约是不能撤销的,这样我就能更好地把握合作中的法律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什么是反要约,该如何理解?

我最近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对方给我发了合作要约,但我觉得里面有些条款不太合适,想修改后再回复。我不太清楚这种修改后回复的行为在法律上算不算反要约,反要约具体是怎么界定的,会有哪些法律后果呢?

《民法典》中什么是债务承担?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经济往来的事情,涉及到债务方面。听到有人提到债务承担这个词,不太明白具体含义。想了解在《民法典》里,债务承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怎么规定和操作的,对自己处理相关事务有个清晰指引。

诈骗和欺诈在法律上究竟该如何区分?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涉及欺诈或诈骗的情况,比如签订合同过程中感觉对方不太对劲,或者遭遇钱财被骗等。我就特别疑惑,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诈骗,什么样的算欺诈,它们在法律上具体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呢?

恶意串通是指什么,有哪些构成条件?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交易的情况,感觉对方的某些行为可能存在恶意串通。想具体了解一下恶意串通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构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就是想弄清楚在法律上对于恶意串通的定义和构成方面的详细规定 。

什么是担保物权?

在一些经济往来中,比如借贷关系里,常常会涉及到担保的问题,但不清楚担保物权具体是怎么回事。想了解担保物权的具体含义、包含哪些类型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于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资格的条件不太清楚。具体想知道这个条件的详细界定,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体现,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和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