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处死刑缓刑三年是什么意思?
我看到一个判决结果是判处死刑缓刑三年,不太明白这具体是啥意思。是三年后再执行死刑吗?还是这三年有什么特别的规定和处理方式?希望能有人给我解释清楚。
展开


判处死刑缓刑三年,这里可能表述有误,在我国刑法中只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没有“死刑缓期三年执行”。下面为你详细解释“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简单来说,就是虽然罪犯被判处了死刑,但并不是马上执行,而是给予两年的缓期执行期。在这两年时间里,罪犯会在监狱中服刑,接受改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没有故意犯罪”是指罪犯在这两年缓期执行期间,没有实施主观上故意去做的犯罪行为。比如,小偷在缓期执行期间又去偷东西,这就是故意犯罪;但如果是因为不小心导致他人受伤等过失行为,则不属于故意犯罪。 “重大立功表现”一般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且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等。例如,罪犯在监狱中发明了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就可能被认定为重大立功表现。 “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意味着罪犯不仅故意犯罪,而且犯罪的情节很严重。比如在缓期执行期间又实施了严重的暴力犯罪等。 所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我国刑罚制度中一项重要的人道主义制度,它既体现了对严重犯罪的严厉惩处,又给了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