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额所得税代表的是什么?
我在和朋友聊税务问题时,听到了定期定额所得税这个词,但我不太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我自己做点小生意,想知道这和我有没有关系,对我的纳税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想详细了解一下定期定额所得税到底代表什么。
展开


定期定额所得税是一种税收征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 对于一些经营规模较小、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难以准确提供纳税资料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通常会采用这种征收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化了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的程序,方便了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操作。 在我国,相关规定依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适用于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和县以上税务机关(含县级,下同)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征收管理。 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纳税人,在核定期内经营额、所得额超过定额一定幅度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清税款;未达到定额的,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如果纳税人的实际经营情况与核定情况不符,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调整定额。 比如,一个小餐馆被税务机关核定每月的应纳税经营额为3万元,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如果该餐馆实际月经营额超过了核定额度,就需要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并补缴相应税款。这种征收方式旨在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便于税务管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