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约方未维护权益是什么意思?
签了合同后,我作为守约方,感觉对方有些行为不太对,但我也没做什么去争取自己的权益。不太明白像我这种守约方未维护权益到底意味着什么,会有啥后果,想了解清楚。
展开


守约方未维护权益,简单来说,就是在合同或者其他法律关系里,遵守约定的一方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自己依据法律和约定应享有的合法利益。 在法律关系中,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当一方严格按照约定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成为守约方时,若另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损害了守约方的权益,守约方就有权利去维护自身的利益。比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按照约定交付了符合质量标准的货物,而买方却没有按时支付货款,此时卖方就是守约方,其按时收款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表明守约方是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去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的。然而,如果守约方未维护权益,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后果。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可能会灭失或者难以收集,导致日后维权更加困难。例如在侵权纠纷中,现场的痕迹可能会消失,证人的记忆也可能会模糊。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在这期间守约方没有通过合法途径主张自己的权益,对方一旦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守约方可能就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所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守约方应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