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意味着什么?
我收到了一份判决书,说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了。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啥意思,这判决生效后我必须得按照上面说的做吗?不做会有啥后果?想了解下关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的具体情况。
展开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简单来说,就是具有了最终的、确定的法律约束力,相关的当事人必须遵守和执行。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一审判决作出后,会有一个上诉期。在上诉期内,如果当事人没有上诉,那么上诉期届满后,该一审判决就发生法律效力。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这十五天内没有上诉,一审判决就生效了。而对于二审判决,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已经生效的判决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这意味着,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按照判决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比如,判决要求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交付特定的物品等,该方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行为。如果当事人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像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同时,生效判决还具有既判力。也就是说,对于判决已经确定的事项,当事人不能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会再次受理和审理。这是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避免当事人反复缠诉,浪费司法资源。例如,甲和乙就合同纠纷进行了诉讼,法院作出了生效判决,那么甲和乙就不能就该合同纠纷再次向法院起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