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违反法律规定具体是指什么?
我前段时间参与了一场调解,拿到调解书后心里有点不踏实,担心里面的内容可能违反法律规定。但我又不太清楚违反法律规定具体涵盖哪些方面,想知道法律上对于调解书违反法律规定是如何界定的,有没有具体的情形呢?
展开


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所制作的法律文书。而调解书违反法律规定,指的是调解书的内容、制作程序等方面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从内容上来说,首先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强制性规定是法律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比如禁止买卖毒品、禁止拐卖人口等。如果调解书的内容涉及这类禁止性的事项,那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例如,《民法典》中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一旦调解书内容违反强制性规定,就会被认定无效。 其次,调解书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比如涉及国家主权、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利益。他人合法权益则是指其他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像财产权、人身权等。如果调解书的达成是以牺牲这些利益为代价,那也是不被法律允许的。比如在一些债权债务纠纷的调解中,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调解书转移财产,损害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种调解书就是违法的。 从制作程序上看,调解书的达成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如果一方当事人是在受到胁迫、欺诈等情况下签订的调解书,那么该调解书的签订就不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违反了自愿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所以这种情况下的调解书也可能被认定为违反法律规定。此外,调解程序还需要符合法定的步骤和要求,比如法院在调解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如果违反这些程序,也可能导致调解书存在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