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第二天去看望意味着什么呢?


撞人第二天去看望,在法律和情理层面都有一定的意义。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本身虽不直接改变事故的责任认定,但能在后续处理中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实施条例。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的勘查、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多方面证据来确定事故责任。比如,如果是因为一方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超速行驶等导致的撞人事故,那么违规方通常会被认定为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撞人第二天去看望并不会影响责任认定的标准和依据,但可以体现当事人对事故的重视和对伤者的关心态度。 在赔偿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撞人者去看望伤者,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沟通赔偿事宜,伤者可以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实际损失,撞人者也能更清楚了解伤者的状况,为后续合理赔偿提供依据。而且,积极看望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让伤者及其家属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在协商赔偿金额等问题时更容易达成一致,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 从刑事方面来说,如果撞人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撞人后第二天去看望,表明撞人者没有逃避责任的故意,在量刑时,法院会考虑这一情节,可能会对撞人者从轻处罚。因为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积极看望伤者并配合处理事故的行为可以被视为有悔罪表现。 在情理层面,撞人第二天去看望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发生撞人事故后,被撞者及其家属身心都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撞人者去看望可以表达自己的歉意,给予伤者一定的精神安慰,有助于缓解双方的矛盾,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这种行为也符合公序良俗,体现了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和对自己过错的担当。 总之,撞人第二天去看望虽然不能改变事故本身的性质,但无论是在法律处理上还是在情理上都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事故的妥善解决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