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卫健局负责什么?


在医疗纠纷中,卫健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多方面的职责。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是卫健局的重要职责之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解决医疗纠纷。卫健局有权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规范运营,对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管,确保他们依法行医。如果发现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违规行为,卫健局可以依法给予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 其次,卫健局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可作为调解的第三方。当医患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纠纷时,卫健局可以应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卫健局会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调解达成一致的,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 此外,卫健局还负责组织对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卫健局会根据鉴定结果,对医疗纠纷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鉴定结果认定为医疗事故,卫健局会监督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赔偿,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卫健局还承担着普及医疗卫生法律知识和医疗风险防范知识的职责。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例如,组织医疗机构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向公众宣传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和方法等。 综上所述,卫健局在医疗纠纷中承担着监督管理、调解、鉴定组织以及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职责,对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