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需要扣押什么证据?


在肇事逃逸案件中,扣押相关证据对于查明事故真相、确定责任以及追究逃逸者的法律责任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通常会被扣押的几类证据。 首先是物证。这主要包括事故现场的车辆及其零部件。比如逃逸车辆上的碰撞痕迹、漆片等,这些痕迹能够帮助确定车辆之间的接触部位和碰撞方式。车辆的零部件,如破碎的车灯、后视镜等,也可以作为重要证据。另外,现场遗留的物品,像逃逸者遗落的帽子、手套等,也可能会被扣押,这些物品有可能携带逃逸者的生物样本或其他线索。 其次是书证。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笔录是重要的书证之一,它详细记录了事故现场的状况,包括车辆的位置、刹车痕迹、散落物的分布等。还有相关的驾驶证、行驶证,这些证件可以确认车辆的归属和驾驶员的资格。此外,过往的监控录像资料、车辆的行驶记录仪数据等也属于书证范畴,它们能够直观地呈现事故发生的经过和逃逸车辆的行驶轨迹。 再者是视听资料。如今,道路上分布着大量的监控摄像头,这些摄像头拍摄到的事故发生过程、逃逸车辆的行驶方向等画面,是非常关键的证据。同时,现场目击证人用手机拍摄的视频、照片等,也可以作为视听资料被扣押,它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还原事故现场的情况。 最后是电子数据。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数据在肇事逃逸案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例如,车辆的GPS定位信息,可以精确地显示车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还有肇事逃逸者的手机通话记录、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有可能包含与事故相关的信息,这些都可能会被作为证据扣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这为警方扣押肇事逃逸相关证据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