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医院有纠纷不交住院费会怎么样?


当患者与医院发生纠纷后选择不交住院费,可能会面临多方面的情况。 首先,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与医院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患者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费用。这就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享受了餐厅提供的美食和服务,就需要支付餐费一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虽然患者与医院之间可能没有签订书面的合同,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事实的合同关系。 如果患者因为纠纷而拒绝交住院费,医院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医院通常会先与患者进行沟通协商,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尝试解决问题并促使患者缴费。如果协商不成,医院可能会停止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为医院也需要保障自身的运营成本和其他患者的权益。 此外,医院还有可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追讨住院费。医院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患者支付拖欠的费用。一旦医院胜诉,患者不仅需要支付住院费,还可能需要承担诉讼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滞纳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医院追讨住院费的诉讼一般是符合这些条件的。 对于患者来说,拖欠住院费还可能会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虽然目前医疗欠费还没有完全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但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医疗信用档案。如果患者长期拖欠住院费,可能会被记录在医疗信用档案中,这可能会影响患者今后在其他医疗机构的就医服务。 因此,当与医院发生纠纷时,患者不应该以拒交住院费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解决纠纷,比如与医院协商、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投诉、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等。这样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信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