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逃逸后父亲举报会怎样?


在探讨酒驾逃逸后父亲举报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酒驾逃逸指的是,驾驶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并且在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被发现酒驾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而对于逃逸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当酒驾逃逸者的父亲进行举报时,这一行为本身并不会改变酒驾逃逸行为的违法性质。不过,在司法实践中,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情节。虽然是父亲举报,但如果逃逸者在得知父亲举报后,能够配合警方调查,如实交代自己酒驾逃逸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照自首的相关规定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所以,如果酒驾逃逸者在父亲举报后,积极配合警方,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可能会基于其配合调查的态度和行为,在量刑和处罚上予以适当考虑,有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如果逃逸者仍然拒不配合,试图继续逃避法律制裁,那么就会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对其酒驾逃逸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总之,一旦发生酒驾逃逸,主动配合调查、承担责任才是正确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