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得到谅解书会怎样?
我正在服刑,最近家属告诉我拿到了被害人的谅解书。我不太清楚这对我会有什么影响,是能直接减刑还是有其他作用呢?我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看看这个谅解书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展开


在服刑期间得到谅解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情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白谅解书的含义。谅解书是被害人或其家属,基于犯罪人的某些积极表现,如真诚悔罪、积极赔偿损失等,而表达对犯罪人的谅解的书面文件。它反映了被害人一方对犯罪人态度的转变。 从法律规定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虽然法律条文里没有直接把得到谅解书列为减刑的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谅解书是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的。 得到谅解书通常意味着犯罪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被害人的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原谅,这可以反映出犯罪人有悔罪表现。法院或者监狱管理部门在考虑是否对犯罪人进行减刑时,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谅解书所体现的悔罪态度和社会关系的修复情况,会增加犯罪人获得减刑的可能性。 不过,并不是有了谅解书就一定会减刑。除了谅解书,服刑人员还需要满足其他条件,比如在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积极参加教育改造活动,完成劳动任务等。而且,减刑的幅度也是有法律限制的。根据相关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此外,谅解书还可能在假释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谅解书所反映出的犯罪人社会危险性的降低,可能会影响到假释的裁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