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期间得到谅解可以怎样?
我有个亲戚正在服刑,最近受害者家属表示愿意谅解他。我想知道在服刑期间得到受害者谅解的话,在法律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是能减刑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好处?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希望有人能解答。
展开


在服刑期间得到谅解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情况,下面从几个方面为您解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首先,从减刑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而获得被害人谅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的体现。虽然获得谅解本身并不直接等同于满足减刑条件,但它可以作为法院在判断犯罪分子是否有悔改表现时的一个参考因素。比如,犯罪分子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获得谅解,说明其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和悔悟,愿意弥补被害人的伤害,这可能会增加其获得减刑的可能性。 其次,从假释角度来说。《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获得被害人谅解同样有助于证明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并且可能让司法机关认为其再犯罪的危险性降低,从而在考虑假释时作为一个有利因素加以考量。 最后,在一些情况下,获得谅解还可能对犯罪分子的服刑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监狱可能会根据情况对获得谅解的服刑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或优待,如在劳动安排、生活待遇等方面适当照顾,激励其更好地改造。不过,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处理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