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没钱怎么办?


当遇到拖欠农民工工资且单位没钱的情况时,农民工朋友们不必过于焦虑,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可以采取的措施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工资的性质。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就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工资支付的基本准则,保障了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 若遇到单位拖欠工资,第一步可以与单位进行协商。毕竟友好协商是解决问题较为高效的方式。在协商过程中,农民工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要求单位明确支付工资的时间和方式。 如果协商不成,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劳动监察部门一旦查实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此外,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农民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委员会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若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执行,农民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即便单位声称没钱,也不意味着农民工的工资无法追回。根据法律规定,在企业破产等情况下,工资是优先受偿的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就为农民工的工资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总之,农民工在遇到拖欠工资且单位没钱的情况时,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