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可能从事哪些违法行为?

我参与过一些招投标项目,发现评标过程感觉不是很透明。我想知道评标委员会的成员在整个评标过程中,可能会做出哪些违反法律的行为呢?这些行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希望了解这方面的详细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评标违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评标委员会成员在招投标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评标委员会成员可能从事的违法行为。 首先是私下接触投标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如果评标委员会成员私下与投标人接触,就可能导致投标人有机会向评标委员会成员提供不正当利益,或者透露一些不该透露的信息,从而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比如,投标人可能会向评标委员会成员透露自己的投标方案细节,让成员在评标时给予特殊照顾。 其次是收受投标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该法同样明确禁止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一旦收受,评标委员会成员可能会在评标过程中偏袒该投标人,做出不公正的评价。财物可能包括现金、礼品等,其他好处则可能是提供旅游机会、为其亲属安排工作等。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竞争环境。 再者是透露评标有关情况。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对评标过程和结果保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和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如果透露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其他投标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干扰评标,也可能泄露投标人的商业秘密。 另外,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评标。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就可能导致评标结果不公正。例如,随意提高或降低某个投标人的分数,或者对不同投标人采用不同的评标标准。 最后,评标委员会成员存在明显不合理的评标行为也属于违法。比如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对某个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给予极低的评分,或者对某个投标人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等。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评标活动应遵循的公平、公正原则。 对于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这些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评标委员会成员或者参加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向他人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的,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有所列违法行为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