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准据法?


准据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处理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依据冲突规范的指引来确定的、用以具体确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实体法。 简单来说,当一个案件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法律来解决纠纷,这个被选中的法律就是准据法。 举个例子,一位中国公民和一位美国公民在英国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之后双方因为合同履行问题产生了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法律来解决这个纠纷,最终确定适用的法律就是准据法。 准据法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常,会根据冲突规范来进行选择。冲突规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它本身并不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而是指明某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该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例如,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对不同类型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做了规定。该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这意味着在涉外合同纠纷中,当事人可以自己约定适用的法律;如果没有约定,就按照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准据法。 在侵权纠纷方面,该法第44条规定:“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这表明,一般情况下侵权纠纷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但如果当事人有共同经常居所地,也可以适用该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并且当事人还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 准据法的确定对于解决涉外民事法律纠纷至关重要。它能够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为纠纷的公正解决提供法律依据。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准确确定准据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法律规定、案件事实以及当事人的意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