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死刑立即执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死刑立即执行是一种极其严厉的刑罚,是指法院判处罪犯死刑后,该判决生效并经过法定核准程序后,在较短时间内对罪犯执行死刑。它意味着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权,是刑罚体系中最严重的处罚方式。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哪些犯罪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比如,对于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经济犯罪等情形,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能会适用死刑。例如,故意杀人罪中,情节特别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程序是非常严格和复杂的,有着一系列法定步骤。 首先是一审程序。当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达到了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标准时,会向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会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在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会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一审判决。如果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他有权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 接着是二审程序。如果被告人上诉或者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认定、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二审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决定。如果二审维持原判,那么该判决还需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 最后是死刑复核程序。这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重要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会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复核时,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以及适用法律等进行严格审查。最高人民法院会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如果认为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会裁定核准死刑;如果发现存在问题,可能会发回重审或者直接改判。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才会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总之,死刑立即执行是一种极其严肃的刑罚,其判处程序的严格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生命权的尊重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