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坐支,允许坐支的单位主要包括哪些?


坐支是一个财务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单位用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直接支付业务支出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现金收支应该分开进行,企业取得的现金收入要及时存入银行,需要使用现金时再从银行提取。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涉及到坐支。 从法律层面来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对坐支有明确的规定。该条例原则上是不允许企业随意坐支现金的。因为随意坐支现金可能会导致企业现金收支混乱,不利于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也可能会影响国家对货币流通的宏观调控。 不过,也存在允许坐支的特殊情况。允许坐支的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是基层供销社、粮店、食品店、委托商店等销售兼营收购的单位。这些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会同时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比如基层供销社,它既会销售各类商品获得现金收入,又会收购农民的农产品需要支付现金。如果要求它们先将销售商品的现金存入银行,再从银行提取现金用于收购农产品,会增加不必要的手续和成本,降低经营效率。所以,这类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坐支现金的。 其次是邮局以汇兑收入款支付个人汇款,医院以收入款项退还病人的住院押金、伙食费及支付输血费等。邮局在日常业务中,会收到大量的汇兑收入现金,如果不允许坐支,每一笔个人汇款都要先存入银行再提取支付,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会影响邮局的业务正常开展。医院也是同理,病人的住院押金、伙食费等收入和退还,以及输血费的支付等,如果不允许坐支,会增加医院的管理成本和病人的等待时间。 此外,其他有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的单位,需要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单位必须在现金账上如实反映坐支金额,并按月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这是为了保证坐支行为在可控范围内,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和企业财务的规范管理。 总之,坐支虽然在特定情况下被允许,但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的规定进行操作,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