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的价值指的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老是看到‘民法价值’这个词,但一直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民法上的价值具体是指什么,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民法上的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民法所追求和体现的目标、理念以及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意义。它反映了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秉持的基本立场和导向。


民法的价值主要包括公平、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几个重要方面。公平价值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合理分配,不得偏袒任何一方。例如在合同关系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一方不能凭借强势地位迫使另一方接受不合理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平等价值强调民事主体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不论其是自然人、法人还是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承担平等的义务。比如在市场交易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愿价值体现为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民事活动、与谁进行民事活动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民事活动。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当事人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例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都应该是自愿的,不能存在胁迫、欺诈等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诚实信用价值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不得隐瞒真实情况、欺诈他人,要善意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在商业活动中,商家应当如实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情况,不能虚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公序良俗价值是指民事活动不得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意味着当事人的行为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比如在一些遗嘱继承案件中,如果遗嘱的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些民法价值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立法的指导原则,也是司法裁判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我国民法的平等原则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听说民法里有平等原则,但不太清楚具体含义。想了解下这个平等原则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影响呢?

民法中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对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特别困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主体和客体到底是啥意思,它们具体指的是哪些东西,在实际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啥作用。想请懂行的人给解释解释。

民法区分原则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了民法区分原则这个概念,但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事务中是怎么体现和应用的呢?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有提到形式意义的民法,但不太理解它具体是什么。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讲,形式意义的民法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和其他相关概念有什么区别,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民法中什么情况属于效力待定?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经常看到效力待定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具体在哪些情况下民事行为是效力待定的。比如在一些交易或者合同签订过程中,怎么判断它是不是效力待定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平等原则在民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对平等原则特别感兴趣,但不太清楚它在民法里到底是怎么体现的。我想知道在各种民事活动和法律规定中,平等原则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能不能举例说明呢?

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和核心原则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过程中,对民法的各项原则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我国民法里,首要原则和核心原则分别是什么,它们具体有啥含义和作用呢?了解这些原则对理解民法很重要,希望有人能解答。

民法体系中的“法典化”原则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知识的时候,听到了“法典化”原则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知道在民法体系里,“法典化”原则到底有啥含义,它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民法是否存在意思自治原则?

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时,对意思自治原则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民法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原则,它具体是怎么回事,在实际中有啥作用。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民法中金钱不具有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说金钱不具有某些特性,但没讲清楚具体是啥。我想知道在民法领域里,金钱不具有哪些特性呢?这些特性缺失会对金钱在法律上的处理有啥影响呀?希望懂行的能给我讲讲。

民法是指民法典吗?

我一直以为民法和民法典是一回事,可最近和朋友讨论的时候,他说不是这样。我有点懵了,想知道民法到底是不是指民法典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呀?

民法上利害关系有哪些举例?

我最近在学习民法,对‘利害关系’这个概念有点模糊。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民法上的利害关系都有哪些具体例子呢?比如在合同、侵权或者继承等方面,能不能给我举些例子帮助我理解呀?

民事法律中的事件是什么?

我最近在学习民事法律,对其中提到的“事件”不太理解。想知道在民事法律里,事件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和其他民事法律概念有什么不同,以及它在实际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哪些属于民法规定的物?

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民法里规定的物这一概念有点迷糊。想知道具体哪些东西能被归为民法规定的物,是只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是有其他的?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个范畴的界定。

民法中期限的概念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民事事务时,老是听到‘期限’这个词,可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签合同有履行期限,打官司有诉讼期限,我就想知道民法里期限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它有啥作用。

民法和民法典是一样的吗?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了民法和民法典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我想知道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区别,具体区别在哪里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能给我解答一下。

什么是民事法律事实构成?

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民事法律事实构成不太理解。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民事法律事实构成,它在实际生活中是怎么体现的,对我们平常的民事活动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民法中物权包括哪些内容?

最近在学习民法相关知识,对物权这一块特别感兴趣。想了解在民法中,物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比如说所有权、用益物权这些概念具体指什么?另外,物权的取得和消灭有哪些方式?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民法中的法定之债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法定之债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法定之债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和其他类型的债有什么区别,还有它的具体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民法中强调私权神圣是否正确?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看到有一种说法是民法强调私权神圣。但我有点疑惑,这样强调会不会导致个人权利过度膨胀,影响公共利益呢?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讲,民法中强调私权神圣到底正不正确,希望得到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