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什么?


宪法保障在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权利保障的核心和基础。 从核心角度来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如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公民权利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宪法对这些基本权利的确认和保障,使得整个权利保障体系有了核心指引。其他法律法规对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是围绕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展开的。例如《民法典》对公民民事权利的保障,《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的保障等,都是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宪法所赋予公民的权利。 从基础角度来说,宪法为权利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就意味着,所有关于权利保障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建立在宪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为权利保障提供了制度层面和国家层面的保障。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宪法为公民提供了最终的救济途径。虽然在我国,宪法一般不直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但宪法所确立的原则和精神会贯穿于整个司法过程中。例如,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如果出现法律漏洞或者法律冲突的情况,法官会依据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来进行解释和裁判,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充分体现了宪法在权利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