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企业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对债务人财务有哪些影响?


企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简单来说,就是当企业还不上债的时候,债权人和债务人商量,或者通过法院裁决,对债务的偿还方式、时间、金额等进行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债务重组主要有几种方式。一是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可以用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来偿还债务。比如,企业用一批库存商品抵偿部分欠款。二是将债务转为资本,就是债权人将对债务人的债权转为对债务人的股权。例如,债权人把原本企业欠的钱变成持有企业的股份。三是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像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财务有诸多影响。在资产结构方面,以资产清偿债务会使企业的资产减少。比如用固定资产偿债,固定资产就会从企业账面上消失。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如果用存货偿债,存货的减少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 在负债方面,债务重组会使企业的负债减少。通过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等方式,企业未来需要偿还的债务金额降低,财务压力减轻。比如原本要还100万,经过债务重组后只需要还80万。 从所有者权益来看,将债务转为资本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因为债权人变成了股东,投入的资金成为企业的权益资本。这会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另外,债务重组可能会产生债务重组利得。根据规定,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或者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等,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这会增加企业的利润,但这种利润是一次性的,不具有持续性。 总的来说,企业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债务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债务人的财务状况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做出合适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