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代持股份协议是什么?


公司法人代持股份协议是一种在公司股权安排中较为常见的法律文件。下面将从概念、法律特征、法律依据等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公司法人代持股份协议是指实际出资人与公司法人(代持人)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公司法人的名义作为公司股东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材料等文件中,公司法人为实际出资人代持股份的一种协议。简单来讲,就是实际出钱投资公司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让公司法人在名义上成为股东,而实际的投资收益等权益还是归实际出资人。 其次,其具有一些法律特征。一方面,它涉及到三方主体,即实际出资人、公司法人(代持人)和公司。在这个关系中,实际出资人与公司法人之间是基于代持协议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公司法人在公司层面则是以股东身份出现。另一方面,代持股份协议的内容通常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实际出资人享有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参与权等实际股东权利,而公司法人则需要按照协议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得擅自处分代持股份等。 再者,这种协议是有相关法律依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说明,只要代持股份协议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就是受法律保护的。 然而,公司法人代持股份协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实际出资人来说,可能面临公司法人擅自处分代持股份、不按照约定分配投资收益等风险;对于公司法人来说,可能需要承担作为名义股东的法律责任,比如在公司出现债务纠纷时,可能会被要求以股东身份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在签订公司法人代持股份协议时,双方都应当谨慎考虑,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最好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