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贿罪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它的一些正确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受贿罪的概念。受贿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从而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也就是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税务官员利用自己审核企业纳税申报的权力,向企业索取好处费,这就属于利用职务便利受贿。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关于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受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认定为“数额巨大”;受贿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如果受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但具有多次索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等情形的,也应当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对于受贿罪的处罚,依据受贿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规定,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一般来说,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受贿罪严重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无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应当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共同维护社会的法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