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院给付之诉,民事给付之诉的判决范围是怎样的?


法院给付之诉,简单来说,就是当事人之间因为一些法律事实或者法律关系产生了争议,然后请求法院命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一定的款项或者物品的一种诉讼行为。打个比方,在借款合同纠纷里,如果有人借了钱不还,出借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给付之诉,让法院判令借款人还钱。 民事给付之诉的判决范围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院会判定是否存在债务关系或者其他法律关系。这就好比先得确定两人之间到底有没有法律上的牵连,是不是真的有权利义务关系存在。比如在租赁纠纷里,得先看租赁合同是否有效,双方基于合同产生了哪些权利义务。 其次,会明确欠款或者拖欠租金等具体款项的数额。如果确实存在债务关系,那到底欠了多少钱就得算清楚,这就是明确具体的金额。 再者,涉及财产的归属和返还问题。有些情况下,物品的所有权归属有争议,或者一方占有了另一方的财产不还,法院就要判定财产到底该归谁,是不是应该返还。 另外,违约金、利息等的计算和支付也是判决范围。要是合同里约定了违约金或者有利息的计算方式,法院会根据情况进行判定。 最后,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的损失、赔偿和补偿等。例如因为对方违约给原告造成了额外的损失,法院也会考虑判决相应的赔偿。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要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在给付之诉里,就是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做出合理判决。 相关概念: 现在给付之诉:在给付判决生效后,义务人即应向权利人履行一定的义务。 将来给付之诉:在给付判决生效后,在履行期到来时,义务人才向权利人履行一定的义务。 特定物给付之诉:请求对方交付某个不能代替的特定的物品。 种类物给付之诉:要求对方交付具有共同物理性能和经济意义的、可以互相代替的、能够用度量衡计算的实物。 特定行为给付之诉:要求义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