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专利法规定的直接侵权是指什么?


在2024年我国专利法的框架下,直接侵权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专利直接侵权就是指行为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定的免责事由,直接实施了受专利权保护的行为。 从行为方式来看,直接侵权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比如说,甲公司拥有一项新型手机充电器的专利,乙公司在没有得到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生产、销售这种充电器,那么乙公司的行为就构成了对甲公司专利的直接侵权。这是因为甲公司对该充电器的生产、销售等权利是受到专利法保护的,乙公司未经许可的实施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另一种是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假设丙公司拥有一项生产某种特殊药品的专利方法,丁公司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生产药品,并且进行销售,那么丁公司的行为就属于直接侵权。因为专利法不仅保护产品本身,也保护获得该产品的独特方法。 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这一法律条文为判断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如果遇到专利直接侵权的情况,专利权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专利权人可以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处理,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此外,专利权人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赔偿数额通常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