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证驾驶?


无证驾驶是一个在交通法规里经常被提及的概念,简单来说,无证驾驶就是指没有取得合法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而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具体而言,无证驾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本没有去申请驾驶证,也就是完全没有取得过任何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就开车上路。比如有些人从未去驾校报名学习,也没有参加过任何驾驶考试,就直接开着车在道路上行驶,这显然属于无证驾驶。 第二种情况是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驶机动车。当驾驶人因为某些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证后,在吊销的这段时间内,他是不具备合法驾驶资格的,如果此时开车上路,同样属于无证驾驶。例如,驾驶人因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被吊销驾驶证,在吊销期间开车,就触犯了无证驾驶的规定。 还有一种情况是驾驶证已经过期,但没有及时进行换证,仍继续驾驶机动车。驾驶证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驾驶人需要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换证手续。如果超过有效期没有换证,而驾驶人依然开车上路,也会被认定为无证驾驶。比如,驾驶人的驾驶证在3个月前就已经到期,但他没有去办理换证,这期间继续开车,就构成了无证驾驶。 无证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要依法取得驾驶证,并在规定的条件下驾驶机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