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法是什么?
我在贷款的时候,经常听到等额本息法这个词,但我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我想了解一下等额本息法的具体含义、计算方式以及在法律层面有没有相关规定和约束,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等额本息法是一种常见的还款方式,在很多贷款场景中被广泛应用。下面就为你详细解释等额本息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等额本息法指的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虽然每月还款额固定,但本金与利息的比例是逐月变化的。在还款初期,利息占比较大,本金占比小;随着时间推移,本金占比逐渐增加,利息占比逐渐减少。 其次,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 = [贷款本金×月利率×(1 + 月利率)×还款月数]÷[(1 + 月利率)×还款月数-1]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不需要自己计算,贷款机构会提供详细的还款计划。 从法律层面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借贷合同进行了规范。在贷款合同中,贷款机构有义务清晰、明确地向借款人说明还款方式,包括等额本息法的具体内容,如每月还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计算方式等。这是因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贷款合同通常属于格式合同,贷款机构必须保障借款人的知情权。 同时,如果贷款机构在还款方式的说明上存在欺诈、隐瞒等行为,导致借款人产生重大误解或者遭受损失,借款人有权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请求撤销合同、要求赔偿损失等。 总之,等额本息法是一种常见且被法律规范约束的还款方式,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其具体内容,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