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管辖和任意管辖是什么意思?
我在处理一个法律纠纷时,听说了专属管辖和任意管辖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是什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在实际的法律案件中是怎么应用的呢?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我的纠纷。
展开


专属管辖和任意管辖是诉讼管辖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下面将为您详细解释。 专属管辖是法律规定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专门由特定的法院管辖,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对于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不能通过协议等方式改变管辖法院,其他法院也无权受理这类案件。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得到更专业、更合适的处理,维护特定地区或特定法律关系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任意管辖则相对比较灵活,它允许当事人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管辖法院。在任意管辖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协议等方式来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给予了当事人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专属管辖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任意管辖则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利,但这种选择也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在实际的法律案件中,如果是专属管辖的案件,当事人只能向法律规定的特定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任意管辖的案件,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自身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