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上的免除是什么?
我在和别人签合同的时候,听说过合同法上有免除这个说法。但我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会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产生什么影响呢?想了解下它的具体定义和相关规定。
展开


在合同法领域,免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合同法上的免除指的是债权人放弃部分或者全部债权,从而使合同关系部分或者全部终止的单方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债权人可以单方面决定让债务人不再履行部分或全部的债务。 从法律特征来讲,免除是无因行为。这里的无因,就是说不论债权人免除债务是出于什么原因,比如是因为和债务人关系好,或者是债务人经济困难等,这些原因都不影响免除的效力。同时,免除还是无偿行为,债权人放弃债权,债务人无需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且,免除不需要特定形式,既可以是书面的,比如签订免除债务的协议;也可以是口头的,比如债权人直接告诉债务人不用还钱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条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债权债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但是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的除外。这就明确了免除的法律效力,一旦债权人作出免除的意思表示,原则上债务就消灭了。不过,如果债务人在合理期限内拒绝接受免除,那么免除就不发生效力。 在实际生活中,免除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朋友之间的借款合同中,债权人可能因为和债务人的友情而免除其债务。再比如在商业合作中,债权人考虑到债务人后续还有合作价值,或者债务人确实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也可能会选择免除部分债务,以维持合作关系。但债权人在作出免除决定时,也需要谨慎考虑,因为一旦作出有效的免除表示,就不能随意反悔了。总之,了解合同法上的免除概念及其相关规定,对于合同当事人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