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与生产经营者进行公平交易的权利。它是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从概念上来说,公平交易权强调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能够获得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的交易条件,同时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简单来讲,就是消费者花的钱要和买到的东西或者接受的服务相匹配,而且不能被强迫去做交易。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公平交易权做出了明确规定。该法第十条指出,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从质量保障方面来看,商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者双方约定的标准。比如说,你买了一台电视机,这台电视机应该能够正常使用,具备其应有的功能。如果电视机存在质量问题,无法正常播放节目,那么商家就可能侵犯了你的公平交易权。 价格合理也是公平交易权的重要体现。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应该与市场价值大致相符。有些商家可能会利用消费者对商品不了解的情况,故意抬高价格,这种行为就是不合理的。比如,市场上普通的苹果价格是每斤5元,而某商家却以每斤20元的价格出售同样品质的苹果,这就可能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计量正确同样不容忽视。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该使用准确的计量工具,保证商品的数量符合实际情况。例如,你去买一斤大米,商家称出来的重量应该是准确的一斤,如果短斤少两,那显然就损害了你的公平交易权。 另外,强制交易行为是被法律明确禁止的。有些商家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比如以威胁、恐吓等方式让消费者就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完全有权利拒绝,并且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公平交易权。 当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还可以根据与商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消费者要了解自己的公平交易权,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