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侵权是什么意思?


食品侵权是指在食品领域中,一方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合法权益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因为食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给消费者或者其他相关方带来了损害。 从法律角度看,食品侵权涉及多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这里所说的产品就包括食品,也就是说,如果食品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人身或者财产损害,消费者既可以找食品的生产者索赔,也可以找销售者索赔。 食品侵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含有有害物质、变质等情况,这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像之前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奶粉中含有对婴幼儿健康有害的三聚氰胺,导致众多婴幼儿身体出现问题,这就是典型的食品侵权案例。再比如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虚假内容,误导消费者购买,这也可能构成侵权。例如,某食品宣传有某种功效,但实际上并没有,消费者基于这种虚假宣传购买了该食品,就可能涉及食品侵权。 在食品侵权的赔偿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如果遇到食品侵权的情况,消费者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购买食品的票据、食品的包装、医院的诊断证明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