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朋友犯事了,我帮他隐瞒了一些事情,后来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构成包庇罪。我想知道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我这种情况算不算在立案范围内呢?
展开 view-more
  • #包庇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包庇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要求行为人必须是“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这里的“明知”包括确切知道对方实施了犯罪行为,也包括应当知道对方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比如,对方神色慌张地跑来,身上还有血迹,跟你说自己杀了人,让你帮忙躲藏,这种情况下你就是确切知道对方是犯罪的人;再比如,对方平时游手好闲,突然某天带着大量不明来源的财物,让你帮忙保管,并且行为鬼鬼祟祟,这种情况下你就应当知道对方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 其次,从客观行为方面,包庇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所说的提供隐藏处所,既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他隐蔽的地方,比如废弃的工厂、山洞等;提供财物则包括提供金钱、食物、衣物等,帮助犯罪的人维持生活并逃避追捕。例如,甲明知乙是犯罪嫌疑人,仍将乙藏在自己家中,并提供食物和生活用品,让乙躲避警方的追捕,甲的行为就符合这一表现形式。 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作假证明包庇。这是指通过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意图使犯罪的人逃避刑事追究。比如,在法庭上作伪证,或者向警方提供虚假的证言,掩盖犯罪人的犯罪事实。比如,丙为了让丁逃避法律制裁,在警方调查时,故意说丁案发时和自己在一起,没有作案时间,丙的这种行为就属于作假证明包庇。 此外,对于包庇罪的立案,还需要考虑情节因素。一般来说,只要实施了上述包庇行为,就可能会被立案侦查,但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例如,只是出于一时的同情,为犯罪的人提供了一顿饭,没有其他严重的包庇行为,可能就不会作为犯罪来处理。但具体的情节判断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来综合认定。总之,了解包庇罪的立案标准,有助于我们遵守法律,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红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