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怎么找医院调解案件?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与医院之间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纠纷。当遇到医疗纠纷时,找医院进行调解是一种较为常见且相对温和的解决方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找医院调解医疗纠纷案件。 首先,要明确可以参与调解的主体。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这意味着,患者一方如果人多,需要选出不超过5人的代表与医院进行调解协商,这样能保证调解过程有序进行。 其次,准备相关材料。患者需要收集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各种证据,比如病历资料,它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等信息,是判断医院诊疗行为是否存在问题的重要依据;还有检查报告,能直观反映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情况;费用清单,可明确患者在医院的花费情况。这些材料能帮助患者在调解过程中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然后,启动调解程序。患者可以先向医院的医务科或者医患关系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这些部门是医院专门处理医疗纠纷的机构,他们会安排人员与患者代表进行沟通。在申请时,患者要清晰地说明纠纷的基本情况,包括何时在医院就诊、出现了什么问题等。 在调解过程中,医患双方要遵循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则。双方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医院会对诊疗过程进行说明和解释,患者则要详细说明自己的诉求和受到的损害。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后续治疗等问题进行协商。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会签订调解协议书,该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要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调解不成,患者也不必担心,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比如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总之,在遇到医疗纠纷时,要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