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合同及当地房管部门出具的备案证明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租了套房子,房东让我一起去办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我不太懂房屋租赁合同和当地房管部门出具的备案证明到底是什么,这两者具体有啥用,对我租客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房屋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将房屋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定期给付约定租金,并于合同终止时将房屋完好地归还出租人的协议。简单来说,就是房东和租客之间关于房子租赁事宜的一个书面约定,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租金是多少、什么时候交租金、租多久、房屋损坏了谁负责维修等内容都会在合同里写清楚。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这就说明,房屋租赁合同是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的,它保障了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在租赁过程中出现纠纷,这份合同就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 而当地房管部门出具的备案证明,是指房屋租赁合同签订后,当事人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房管部门经过审核后发放的证明文件。办理备案证明有很多好处,对于租客来说,备案证明可以保障自己的租赁权益,比如在遇到房屋买卖、拆迁等情况时,已备案的租赁合同可以对抗新的房屋所有人;对于房东来说,备案证明是其合法出租房屋的证明,同时也有助于规范租赁市场。 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不办理备案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行政处罚。所以,无论是房东还是租客,都应该重视房屋租赁合同的备案手续。 总的来说,房屋租赁合同是租赁关系的基础文件,而备案证明则是对这种租赁关系的官方确认和保障,它们在房屋租赁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