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主体不适格是什么意思?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对方说我主体不适格。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没资格打官司吗?我想知道主体适格和不适格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我解答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当事人主体不适格,通俗来讲,就是在一个法律事务或者诉讼当中,参与的当事人并不具备符合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这个人不应该或者不能以这样的身份参与到这个法律事务里来。


要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得明白什么是适格的当事人。适格当事人,是指对于特定的诉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者被告,并能够让法院的判决对其产生法律上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里面第一条“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是关于原告主体适格的规定。这意味着,原告必须是因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争议,才能够到法院去起诉。


比如,甲把自己的车借给乙,结果乙开车的时候和丙发生了碰撞。如果甲直接去法院起诉丙要求赔偿车辆损失,这就可能存在主体不适格的问题。因为在这个事故当中,直接和丙发生碰撞的是乙,甲虽然是车主,但在这次事故里,他的权益并没有直接受到侵害,直接受到侵害的是乙,所以甲作为原告主体就不适格,适格的原告应该是乙。


再看被告主体适格。同样是上面的例子,如果乙起诉丁要求赔偿,而丁和这次事故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丁作为被告就是主体不适格。被告应该是与原告发生争议、被原告认为侵犯了自己权益的那个人。


当出现当事人主体不适格的情况时,法院一般会作出相应的处理。如果是在立案阶段发现原告主体不适格,法院可能会裁定不予受理;如果是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主体不适格,法院可能会驳回起诉。因为让不适格的当事人参与诉讼,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正义。所以,在参与法律事务或者提起诉讼之前,一定要确认自己和对方是否是适格的当事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一般被告不适格驳回起诉的规定是什么

我最近打算起诉一个人,但担心被告不适格会被驳回起诉。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关于一般被告不适格驳回起诉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会认定被告不适格然后驳回起诉,以及相关的处理程序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有独立请求权是什么意思?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听律师提到了‘有独立请求权’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到底啥意思。我想知道这个概念在法律里是怎么定义的,对我打官司有啥影响,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呢?

合同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一样吗?

最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涉及到合同和民事诉讼方面。我对合同主体和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有些混淆,不太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在法律上有没有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判决吸收裁定中原告主体不适合是怎么回事?

我最近打官司,法院说存在判决吸收裁定的情况,还说我原告主体不适合。我不太明白这都是什么意思,判决怎么就吸收裁定了,原告主体不适合又会有啥后果,我这官司接下来该咋办呢?

诉讼当事人是什么身份?

我最近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说我是诉讼当事人。我不太明白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我在这个诉讼里到底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呢?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被告是公司时被告主体信息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要起诉一家公司,可不太明白被告主体信息到底指啥。我就想知道这信息包含哪些内容,为啥一定要提供这些信息,对打官司有啥影响呢?感觉搞不清楚这些,这官司都不知道咋打了。

诉讼当事人是原告还是被告?

我最近涉及到一场官司,不太明白在法律上,诉讼当事人到底指的是原告一方,还是被告一方,或者两者都算。我想了解清楚这个概念,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这场官司里的身份和权益,有没有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呀?

我国的法律主体有哪些?

我想知道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到底哪些算是法律主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法律关系的事儿,比如签合同、发生纠纷之类的,就很困惑到底谁能作为法律上的主体参与其中,所以想了解一下我国法律主体的具体范围。

民诉中原告需要具备什么资格?

我打算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不太清楚自己是否符合原告资格。我和被告有一些纠纷,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我想了解一下,在民事诉讼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作为原告去起诉呢?

民告官诉讼中所谓的“民”正确的理解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民告官的案子,对这里面说的“民”不太理解。不知道是只指普通老百姓,还是有更广泛的范围。想搞清楚这个“民”具体涵盖哪些主体,这样我才能确定自己在诉讼里的身份是否合适,所以来问问。

所有公民都是民事权利的主体吗?

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是不是每一个公民都能成为民事权利的主体呢?比如刚出生的婴儿,或者没有行为能力的人,他们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拥有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吗?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得到解答。

诉被申请人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文件的时候,经常看到“诉被申请人”这个词,但是不太明白它具体代表什么。我想知道在法律程序里,这个词到底指的是谁,和原告、被告这些概念有什么关系,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在法律诉讼中,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够提出管辖权异议呢?

在一些法律纠纷的诉讼过程中,我不太清楚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比如主体方面是不是谁都能提?时间上有没有限制?还有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提出等,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诉讼当事人是指原告还是被告呢?

我最近涉及一场官司,对诉讼当事人这个概念不太清楚。我想知道在一场诉讼里,诉讼当事人到底指的是原告,还是被告,还是两者都包括呢?希望能弄明白这个概念,好清楚自己在诉讼中的角色和权益。

诉讼主体名字是否可以更改?

我正在打官司,突然发现诉讼主体的名字写错了,不知道能不能改。要是能改的话,该走什么流程?要是不能改,会不会影响整个诉讼结果?真的很担心因为这个小失误导致官司出问题,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被告与原告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法律纠纷,有人把我告了,说我是被告,可我也觉得自己有理啊。我就想弄明白,被告和原告到底有啥区别呢?在权利、义务这些方面都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不?心里没底,想了解清楚。

提管辖权异议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官司,法院通知我开庭。但我觉得这个法院没有权力来审理我的案子。我听别人说可以提管辖权异议,可我完全不明白这是啥意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提了有啥用,我该怎么做呢?

在哪些具体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驳回起诉?

我最近准备打官司,但是担心自己的起诉会被驳回。我想知道到底哪些具体情形会导致起诉被驳回,比如在主体资格、诉讼请求等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遇到个法律纠纷,有人跟我说要去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我不太明白这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到底是啥意思,是随便哪个法院都行,还是有特定规定呢?我该怎么判断哪个法院对我的案子有管辖权呀?

民法中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

我在学习民法的时候,对主体和客体这两个概念特别困惑。不太清楚在民法里主体和客体到底是啥意思,它们具体指的是哪些东西,在实际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啥作用。想请懂行的人给解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