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管辖的权限划分指的是什么?


级别管辖的权限划分是指在法院系统内部,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复杂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级别的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进行的界定。简单来说,就是明确哪些案件该由基层法院管,哪些由中级法院、高级法院甚至最高法院来管。 在民事诉讼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大多数普通的民事案件,比如常见的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一般是由基层法院作为一审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重大涉外案件通常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在刑事诉讼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对于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明确级别管辖的权限划分,有利于当事人准确选择向哪个级别的法院提起诉讼,避免因管辖错误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也有助于法院合理分配审判资源,确保各类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