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是什么?
我听说有个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但不太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这个政策适用在哪些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有啥影响,实施这个政策有啥意义,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
展开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绝大多数的轻罪案件体现当宽则宽,慎重羁押、追诉,加强对逮捕社会危险性的审查,依法能不捕的不捕,尽可能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依法行使起诉裁量权,对符合条件的充分适用相对不起诉,尽可能减少犯罪标签、犯罪附随后果对轻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影响。 这个政策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体现。2021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把“少捕慎诉慎押”从刑事司法理念上升为一项刑事司法政策。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有助于保障人权,避免不必要的羁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过度的人身限制;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好地回归社会;还能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 在适用方面,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可能判处较轻刑罚,并且具有悔罪表现、积极赔偿损失等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司法机关会优先考虑适用非羁押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而不是直接进行逮捕。对于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也会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逮捕条件、不起诉情形等相关规定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例如,刑诉法规定了逮捕需要同时具备证据条件、刑罚条件和社会危险性条件,这就要求司法机关严格审查逮捕的必要性。而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