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理解认罪认罚?

我在生活中听说了认罪认罚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是只要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犯罪就算认罪认罚吗?它在法律上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认罪认罚
  • #刑事诉讼
  • #从宽处理
  • #司法制度
  • #法律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通俗来讲,就是实实在在地承认自己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并且不隐瞒、不歪曲事实。比如张三盗窃了他人财物,在面对司法机关的询问时,他清楚、准确地交代了自己盗窃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详细情况,这就属于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其次,“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悟,愿意接受处罚。这不仅包括愿意接受刑罚处罚,还包括愿意退赃退赔、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履行财产刑等。例如李四因诈骗罪被起诉,他不仅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还主动将诈骗所得的钱财退还,并且表示愿意按照法律规定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这就是认罚的表现。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对于司法机关而言,它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后,案件的审理程序可以相对简化,减少了不必要的诉讼环节和时间消耗。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获得从宽处理的机会。根据法律规定,他们可以在量刑时得到从轻、减轻处罚。但需要注意的是,认罪认罚必须是自愿、真实的,如果存在受到威胁、引诱等非自愿的情况,那么认罪认罚的效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都可以认罪认罚。在侦查阶段认罪认罚的,侦查机关会记录在案,并随案移送;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三)认罪认罚后案件审理适用的程序;(四)其他需要听取意见的事项。人民检察院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认罪认罚情况,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 总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既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认罪悔悟,又保障了司法公正和效率。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