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认罪认罚不认会怎么判?

我涉及一起案件,检察院那边让我认罪认罚,可我觉得自己没罪,不想认。我就想知道如果我不认罪认罚,最后法院会怎么给我判呢?心里实在没底,想了解清楚这个情况。
展开 view-more
  • #认罪认罚
  • #刑事判决
  • #证据认定
  • #量刑标准
  • #刑事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认罪认罚,法院依然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 首先,法院会根据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依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其次,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法院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条文来适用刑罚。不同的犯罪行为对应着不同的法律条款和量刑幅度。比如,对于盗窃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后,不认罪认罚可能会影响量刑。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所以,如果不认罪认罚,一般情况下就无法获得这一从宽情节。不过,最终的判决结果还是要综合全案的证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