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三目乙类是什么?
我去医院看病,结算时发现有医保三目乙类的项目,不太清楚这具体是什么。想了解一下医保三目乙类的定义、和其他类别的区别,还有使用医保报销时它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有详细解释。
展开


医保三目即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目录,这三个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核心内容,规定了医保可以支付的范围。其中的乙类,是这三个目录里的一个类别。 先来说医保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它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按照规定,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要先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剩下部分再按照医保规定报销。例如,某地规定乙类药品先自付10%,那么如果你用了100元的乙类药,先自己掏10元,剩下的90元再按医保报销比例报销。依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将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对乙类药品的使用和报销做出了明确规范。 诊疗项目目录中的乙类诊疗项目,是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一般来说,这些诊疗项目技术难度、费用等相对较高。参保人做这类诊疗项目时,同样需要先自付一定比例,之后再按医保政策报销。比如做某种检查项目属于乙类诊疗项目,规定先自付20%,那剩下的费用再进入医保报销流程。 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目录中的乙类设施,是指医保支付部分费用的医疗服务设施。像病房的一些较高标准的房间等可能就属于乙类。参保人使用时,也是要先承担一部分费用,其余由医保按规定报销。 总之,医保三目乙类在医保报销中,参保人都需要先自行承担一部分费用,然后再对剩余部分按医保政策进行报销,目的是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的同时,合理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