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什么?
我是一起执行案件中的被执行人,法院要执行我的财产,但我也得维持基本生活呀。我不太清楚法律对于被执行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怎么规定的,想知道这个标准具体是怎样的,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展开


被执行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在执行程序中,为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能够维持基本生活而确定的财产保留标准。这一标准的设立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兼顾被执行人的生存权益。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这为确定被执行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具体来说,所谓“生活必需费用”,通常是指满足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最基本需求的费用。 在实际操作中,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会有所不同,一般是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来确定。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存在差异,所以当地政府制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当地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物价较高,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能就会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物价相对较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会相应降低。 此外,对于被执行人所扶养家属的范围,一般包括配偶、未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以及需要被执行人赡养的父母等。在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家属的生活需求。同时,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审查和评估,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前提下,保留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财产部分。这样既能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又能避免因执行过度而导致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陷入困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