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法律领域,未成年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有着明确的界定和相应的法律规定。
从定义上来说,未成年人指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这一界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该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简单来讲,只要一个人的年龄还没有达到十八周岁,那么在法律层面就属于未成年人。
法律之所以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定义和保护,是因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事物的完全认知能力。因此,法律为未成年人设置了一系列的特殊保护措施。
例如,在民事行为能力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是考虑到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不同,通过这样的规定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避免他们因为认知不足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在刑事法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也有特殊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此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育、医疗、福利等,法律也都强调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享有应有的权利。总之,未成年人这一概念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关的法律规定都是围绕着保护他们的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制定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多久能增加抚养费?
无证醉驾助力车会怎么处罚,有哪些相关规定?
没有结婚证男方想离婚该如何起诉?
教育机构退费该找什么部门投诉?
主播经济合同是否属于劳动合同?
结婚三年离婚时车该怎么分?
车辆修理费是否可以抵扣进项?
没毕业去实习签了三方有什么法律影响?
车牌掉了被交警抓住该怎么办?
劳动力调查入户时住户不在家怎么办?
脱逃罪的既遂标准是什么?
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哪些?
医疗纠纷如何去法院调解?
破产申请受理后能否撤回案件?
合同的终止条款有哪些?
2024年租房合同未到期房东让搬走,能要求房东给予赔偿吗?
离婚时债务有一方不认同该怎么办?
专利异议审查范围有哪些?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