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那道德是法律的什么呢?
我一直听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感觉挺有道理的。但突然就想,那反过来道德对于法律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有点困惑,希望能有专业人士给我讲讲两者的这种关系,道德在法律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展开


法律与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意思是法律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突破这些准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道德的要求往往比法律更高。 从起源上看,道德的产生早于法律。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基于人们的共同生活需要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而法律则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比如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一些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但那个时候并没有法律。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重要补充。法律的制定往往会受到道德观念的影响,许多法律规定本身就是道德要求的法律化。例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道德准则,在我国的《民法典》等法律中都有相应的体现。《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就是将社会道德中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引入到法律当中,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遵守。 同时,道德还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法律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调节作用。当遇到一些新型的社会问题,法律还未来得及作出规定时,道德就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而且,道德对法律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如果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法律的执行成本就会降低,法律秩序也更容易维护。相反,如果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人们就可能会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甚至公然违法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