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性骚扰了该怎么办?


当未成年人遭遇性骚扰时,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办法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及时保留证据。证据对于后续维护权益至关重要。比如,如果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性骚扰,聊天记录、语音、视频等都要保存好;如果是现实中的性骚扰,现场的监控视频、旁人的证人证言等都可能成为有力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其次,要第一时间告知信任的成年人。这个成年人可以是父母、老师等,他们能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并且凭借更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处理这件事情。因为未成年人在心理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上还不够成熟,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保护。 再者,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权。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学校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安全和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性骚扰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此外,如果因为性骚扰行为导致未成年人受到了精神或身体上的伤害,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总之,未成年人在遭遇性骚扰后,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