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是什么?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从设立目的来看,交强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够得到及时、基本的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它具有强制性,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都必须购买交强险,否则将面临罚款等处罚。 在保障范围方面,交强险的保障对象是除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这里的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例如,张三开车撞到了李四的车,李四就是交强险的保障对象。交强险赔偿的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人身伤亡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财产损失主要是指受害人的车辆、物品等遭受的损失。 赔偿限额是交强险的一个重要内容。交强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根据相关规定,目前交强险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0.2万元;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情况下,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100元。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是交强险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条例对交强险的投保、赔偿、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例如,条例规定,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当选择具备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资格的保险公司,被选择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或者拖延承保。同时,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交强险合同的约定和相关规定,及时、足额地对受害人进行赔偿。 总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对于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车主在购买交强险时,应当了解其保障范围、赔偿限额等相关内容,以便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