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应收票据的转让,票据转让需要注意什么?


应收票据转让指的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拿着一张还没到兑现时间的票据,把它通过一定的手续转给别人。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对票据转让进行了规范。票据转让是一种重要的票据行为,具有无因性、要式性等特点。无因性意味着票据一旦做成,票据上权利即与其原因关系相分离,无论其原因关系是否存在、是否有效,都不影响票据权利的效力。要式性则要求票据转让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 在进行应收票据转让时,有诸多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背书的规范性。背书是票据转让的重要环节,持票人需要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根据《票据法》规定,背书应当连续,也就是在票据转让中,转让票据的背书人与受让票据的被背书人在票据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如果背书不连续,可能会影响票据的权利行使,导致受让人无法顺利实现票据权利。 其次是对票据权利的担保责任。背书人以背书转让汇票后,即承担保证其后手所持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这意味着如果票据到期后无法得到承兑或者付款,背书人有义务对后手进行偿还。所以在转让票据时,要考虑到自身可能承担的担保责任。 再者,要注意票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接受转让的票据时,需要仔细审查票据的各项要素,包括票据的格式、记载事项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票据存在伪造、变造等情况,可能会给持票人带来损失。比如,《票据法》规定,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但持票人可能会面临票据权利无法实现的风险。 另外,对于票据的抗辩权问题也需要关注。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在转让票据时,要了解票据债务人可能存在的抗辩事由,避免受让到存在抗辩风险的票据。 最后,关于转让的限制。某些情况下,票据是不可以转让的,比如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如果违反了这些限制规定,转让行为可能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