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最近听说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这个说法,心里有点担心。我想知道这个罪具体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行为会构成这个罪,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展开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失职罪,通俗来讲,是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从而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 这里面的“严重不负责任”,就是说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职责和要求去做事,存在疏忽、懈怠等情况。比如,在一些需要专业判断和操作的工作中,不认真审核资料、不遵守操作流程等。“不履行职责”就是完全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认真履行职责”则是虽然做了,但做得马马虎虎,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也就是说,如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为失职行为,导致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像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或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在涉及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方面因为失职引发严重后果,就可能构成此罪。一旦被认定构成该罪,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处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情节的轻重,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判断,包括失职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失职的程度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