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这个概念,但是不太理解。我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给我举些例子说明一下呢?
展开


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是从权利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权利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一种可以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简单来说,它就是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从法律概念上看,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具有鲜明的个体属性。它与客观的法律规范相对应,客观法律规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规则体系,而主观权利则是这些规则在具体个人身上的体现。比如,在民法领域,公民享有财产权,这就是一种主观权利。公民可以自主决定如何使用、处分自己的财产,其他人不得随意干涉。 我国《民法典》对公民的各种主观权利做出了详细规定。像《民法典》中关于人身权利的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公民在主观权利意义上所享有的,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实际生活中,主观权利意义上的权利广泛存在。例如在合同关系中,合同双方基于合同约定享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一方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权利就是一种主观权利。如果对方不履行义务,权利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主张自己的权利。又如在知识产权领域,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享有著作权,这也是一种主观权利,他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其作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