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的定罪依据是什么?
我有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很担心会涉及污染环境罪,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污染环境罪的定罪依据到底是什么,具体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判定是否构成这个罪名的呢?
展开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它的定罪依据。 首先,从行为角度来看,该罪要求行为人违反了国家规定。这里的“国家规定”,主要是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这些国家规定,一般就不构成污染环境罪。 其次,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排放”通常是指将有害物质排入大气、水体等环境中;“倾倒”一般是指将废物弃置于土地、水体等地方;“处置”则是指以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有害物质。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必须达到“严重污染环境”的程度才会定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比如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等等。 总之,污染环境罪的定罪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从行为的违法性、行为方式以及危害后果等多个方面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